兰切斯特(F.W.Lanchester,1868—1946)是英国工程师、流体力学家和运筹学家,他在深入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英空战中发现,利用机关枪等机率武器进行远距离的集体战斗时,总战力与投入战力的平方成正比。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将投入战力予以集中;其次,投入兵力要比武器性能更重要 -- 如果武器性能是对方的一半,兵力只要增加到对方的1.414倍即可以达到均衡;但是如果兵力只有对方一半,则武器的火力必须要提升到对方的4倍以上。遂发展出描述作战双方兵力变化过程的数学方程,被称为「兰切斯特法则」,成为军事运筹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F.W.兰切斯特
德国数学家库普曼(B.O.Koopman)将兰切斯特法则加以修正,并将之一般化,做为竞争战略,这就是「兰切斯特战略模式」。在美国军政界得到高度重视,并应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一跃成为世界顶级军事强国。二战后日本学者田冈信夫(Nobuo Taoka)开始将兰切斯特法则活用于销售战略,后来被广泛应用在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策略制定等领域,逐步发展成一套完善的营销体系,即「兰切斯特策略」。
兰切斯特法则不仅是有效的营销管理法则,在商品战略、市场规划、流通渠道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兰切斯特法则主要包含以下要素:
1. 营销力量的基本分配关系。根据经济界和管理界的研究分析,企业以最低成本获得最高利润的前提条件是战略力与战术力的比例至少为2:1.这决定了企业营销战略中营销力的基本分配关系。企业应以此比例为指导原则配置营销战略力与营销战术力,分配营销力量和营销资源,避免偏重战术而忽视战略和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偏颇,创造最优成本——利润组合。营销战略力属于看不见的决策范围,包括品牌、企业形象、产品开发、价格、广告、营销渠道等;而营销战术力则指看得见的可直接沟通的销售力,诸如销售组织、推销方式、终端促销、销售人员素质等方面。
2. 「三 · 一」理论与占有率的目标管理。竞争双方战斗力的关系在局部战中发展到了3:1,机率战中达到1.732:1,弱者反败为胜已不可能。该比值范围称为射程距离。当两竞争对手之间市场占有率之比超过射程距离时,弱方应及时放弃经营,保存实力,另辟蹊径。该模式还提供了市场占有率的目标管理指标,包括上限目标、下限目标和相对安全指标。上限目标为73.88%,此时不论对手的个数和实力,占有率平均在该公司的射程距离之外,所以该指标构成市场独占条件。26.12%是市场占有率的下限目标,即使此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名列榜首,也极不稳定,随时有受到进攻的可能,它是劣势的上限。当市场占有率达到41.7%时,企业进入相对安全圈,这是各企业参与竞争的首要目标。
3. No.1主义。在射程距离内,为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必须尽力创造第一位置。这包括:第一位的商品,如新产品或差异化产品;第一位的零售定货率,这是流通战略中最关键的步骤;第一位地域,即将市场细分后,逐个击破,从各区域第一进而追求整体占有率的第一。根据兰切斯特法则,强者与弱者战略实施的优先顺序不同。实力弱的公司宜开展局部战,方向为区域→进货率→商品,先限定区域创造据点,将易销商品集中,以地域进攻为先决条件。而实力较强的企业,其战略顺序正好相反,方向为商品→进货率→区域,即通过有力的商品作为战略武器,展开大规模总体进攻,击破弱者支配的地域,从而最终实现第一位地域。这种根据实力决定战略排序的方法,已被国外企业广泛运用。
4. 三点攻战略。企业在发展某一区域市场时,首先按照自然的和人为的地理条件、人口集中度、人口移动规律等情况对区域进行细分,随后选择可连成三角形包围该区域的三个最有利点,个个攻破,使占有率达到40%的相对安全值。面积形成后,从三个方向向最终目标的正中央推进,使竞争对手瓦解在空中的环形区域中。此法又称点、线、面法则,它提供了区域战略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
5. 竞争目标与攻击目标。在争夺市场的竞争战中,强者多处于守势,而弱者趋向于进攻。防守与进攻的战略互不相同,因此首先应区分攻击目标和竞争目标。比自己实力强的是攻击目标,反之为竞争目标。对攻击目标应采用差异化战略进行攻击,通过品牌形象、技术工艺、产品性能、顾客服务的独特性来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对竞争目标则应用防守战略,密切注意对方行动意图,抢先实施模仿战术,扰乱对方计划。在这里,确立双方战略态势是采取恰当战略的首要步骤。
6. 强者与弱者的差异。实力弱小的公司在战略上应以一对一为中心,创造单打独斗的战略区域和战略性产品,避免以所有产品和所有区域为目标。选定特定的阶层对象,展开局部战斗,以点的反败为胜,连线为面,取得最终胜利。
7. 地位差异战略。在营销过程中,必须考虑企业在产业和市场中的位置。在许多攻击目标中,首先集中力量对付射程范围内的足下之敌,避免多方树敌。第一位企业应经常推出新产品,并及时了解第二位可能的差异化战略,从而在时间上抢先一步。所以,其情报能力、情报管理制度和开发创新能力,是维持企业地位的关键。第二位的企业必须以独创性开辟生存空间,通过差异化一决胜负。总之,各类企业应结合具体产品的地区、流通特性,灵活运用各种战略。
你离成功,只差一套经营战略!
许多人在直面竞争对手时,
第一反应往往是「我要打败他!」
但是,这只会让你过度专注于竞争当中,
忽略了应该从「改变」自己或公司做起。
强大自己,才是胜过他人的不二法门!
恪守买家好、卖家好、社会好三赢原则,
运用「营销」与「创新」的力量,
帮助弱小企业从战略上逆转竞争劣势,
激发个人和团体造福社会的潜力。
支持他们,是我们的使命!